9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袁笃平做客教学发展中心教与学讲坛,就“解读我们期望和追求的创新”专题作了分享,全校多个院系和管理部门的50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报告对“ ‘创新’及相关概念引起的困惑、抑制和激发创新成效的典型因素、促进学生创新潜力发展的一些策略和提升个人工作创新成效的一些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报告首先探讨了“创新”及“创新”衍生的相关概念所引发出诸多困惑其背后的原因:对创新这一概念缺乏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准确定义,没有一个能被各界大致认同的解释。袁老师认为一个可行的解决之道是避开对创新本身的学术定义,通过评估创新产生的效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创新程度设置一种计量定义。他以牛顿提出的力学定律作为类比:牛顿在对力的本质和类型没有完整认知的前提下,通过测量一个物体受力时的速度变化程度对力的大小设置了一个计量定义,从而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预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如何演化”问题。从逻辑上说,牛顿回避了作用力自身的内在物理属性,定义了一种抽象的数学力,并利用这种力所具有的数学属性,解决了通过计算预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的演化问题。
袁老师认为可以仿效牛顿的逻辑,尝试通过对创新成效的评估设立一种对创新程度的计量操作定义。这样做的实际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创新成效的可观察属性,调整我们对创新能力、创新人才以及相关培养模式的了解和认知视角,具体研讨并解决我们实际面对的如何提高工作中的创新含量、提升工作效率的问题。
袁老师提出了几个有关创新成效的可观察属性及如何计量的方法,如创新所依托的具体问题的受关注程度和被攻坚的时间长短,提出的解决之道被后续跟进的规模等,并提出了对创新成效认同存在的阈值和饱和度等特征。
袁老师还归纳了几个影响个人创新成效的因素:创新潜力、从事创新活动的动机和愿望、从事创新活动的信心和从事创新活动的机会。
袁老师认为,学校在制定促进学生创新潜力发展规划时应该基于三个前提:基于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个人创新潜力的认知,以及追求国家人力资源储备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促进创新潜力发展的策略应该面向所有学生;促进学生的创新潜力发展的具体方向是从低层级的个人创新提升到更高层级的团队创新和行业创新;提升个人创新潜力层级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提升接触刺激的范围和强度。并基于这三个前提,提出了6项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最后,袁老师对从事“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老师就如何提升效率提出了5条建议。
在交流与讨论环节,袁老师就老师们提出的关于创新项目中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的策略抉择、课改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
本次讲座内容充实,讨论热烈,为老师们提升个人工作创新成效和促进学生创新潜力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启发。
撰稿:华子怡
摄影:徐倩云
编辑:谢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