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国高校第五届教学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2023年6月29日至7月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中国高校第五届教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成功举办。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大会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吴静怡教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丽伟教授主持。本届年会以 “教学学术:融合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为主题,设置了4场大会报告、11个分会场论坛、5个前置工作坊以及海报展示环节。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262名高等教育学者、教师和教学发展人员齐聚交大,共话教学学术发展的新范式、新使命与新愿景。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丁奎岭院士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 吴静怡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王丽伟教授)

丁奎岭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教发展模式正在加速演进,高等教育面对的发展环境已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变革时代,大学应加快构建高等教育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在深入推动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大零号湾等专项行动计划,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的过程中,将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对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教学学术作为教学与育人的学术,立足于循证的教学研究,探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将引领未来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

 (西南大学 陈时见教授)

本届年会聚焦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探究,搭建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教学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时代挑战。在大会报告环节,西南大学前副校长陈时见教授首先做了题为“高校教师教学学术——内涵、属性与评价”的大会报告。陈教授指出,为了促进高校教学学术的健康发展,需要厘清高校教学学术的基本属性,平衡教学学术与教学知识生产、学生创新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三方面的关系,突出教学学术在高校管理和评价中的价值导向。在高校教学学术评价的实施策略上,要坚持教学学术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建立教学学术智能化评价系统,完善教学学术评价的制度体系,培育教学学术评价的校园文化。陈教授还特别强调,未来社会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学生卓越个性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突出特征就是具备卓越个性。

 

(华南师范大学 卢晓中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培养共同体构建的拔尖创新人才造就”的大会报告。卢教授强调,当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涉及诸多因素,但当前应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培养共同体的构建问题。在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做到开拓视野、兼收并蓄。

 (上海交通大学 陈春丽老师)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数学”主讲教师陈春丽老师做了题为“合作与反刍:‘大班授课小班辅导’教学改革与内核研究”的大会报告。陈老师介绍了她的“高等数学”课程如何紧紧围绕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将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实施三年来,完成了知识体系和课堂体系的重构,实现了大班、小班教学内容的分层和无缝衔接,做到了教师合作型教学模式与学生反刍式学习模式的相互匹配,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构建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 阎光才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做了题为“本科教育定位及其课程体系与结构调整”的大会报告。阎教授指出,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就业压力的激增,客观上要求本科教育定位也要相应地作出调整。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权和强化个体责任担当意识,才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根本。因此,压缩本科课程总量,增强学制及其他相关政策制度弹性,为学生自主选择留置空间并提供多元发展通道,应是当前本科课程体系与结构变革的基本取向。

此外,来自39所高校的65位一线学科教师及高校学生在11个分会场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学术研究。11个分会场的主题包括:学习效果评估方法创新、多样化教学活动的创新性融合与策略、学生视角的教学效果与建议、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学习成果导向的教学创新设计、国际化视野的教学与管理、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推动教师教学发展的方法与策略、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思路与效果、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分会场交流环节,《重庆高教研究》的蔡宗模常务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的范笑仙副编审、《教育发展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南钢副编审、《江苏高教》的沈广斌主编、《中国高等教育评论》的王洪才主编、《开放教育研究》的魏志慧主任、《开放学习研究》的吴亚婕主任等人担任点评嘉宾,向分会场发言人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启发性和参考性的优化建议,促进与会者进一步探究循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

 

为充分发挥教学学术力量,探究将教育和创新有机融合的多元途径,科学有效地引领创新型人才培养,本届年会还开设了5场前置工作坊。复旦大学的丁妍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贾蕃老师、上海交通大学王力娟副研究员和邢磊副研究员分别担任了5场前置工作坊的主讲人。工作坊的主题分别是:教学研究入门与误区、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的行动研究、教改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作者的视角、教学研究中如何使用观察法&问卷编制的方法和原则、教学有效性评价和定量研究设计。通过5场前置工作坊的专题学习,与会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开展教学学术研究的原则与方法,教学学术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届年会,共收到119项教学学术研究投稿,经专家评审,有11位教师获最佳研究奖,7所高校获“优秀组织奖”。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中国高校教学学术年会一直致力于搭建全国性的教学学术交流平台,汇聚从事教学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提升。中国高校第五届教学学术年会凝聚各高校同仁的思想智慧和学术经验,形成发展共识,并将其积极转化为行动,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学学术的持续发展。

撰稿:柏金妍

审核:王力娟 王丽伟

摄影:苏小白 庞衍帅

李修远 孟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