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中午,教学发展中心第七期优秀班主任带班经验分享会在陈瑞球楼504成功举办,来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鲍其莲老师围绕“因材施教,以人为本”这一主题,分享了她的带班经验,来自全校多个院系的班主任参加了此次活动。
鲍老师围绕因材施教的问题与挑战、措施与结果、结论三个部分展开分享。
首先,鲍老师以自己的班级为例分析了为何要因材施教。她所带的班级,学生的整体基础比较薄弱,除2名自招生和1名面上生外,其余均为高校专项和贫困专项生,无论是学业基础还是家庭经济条件,以及所具备的视野和眼界都在学校的平均水平之下。作为专业班主任,针对这样的班级情况,盲目要求他们未来都去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变的不太现实。如何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业基础、家庭背景、心里状态等方面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如何帮助每个学生规划最合适他们的目标、为每个学生提供他们最需要帮助,是鲍老师带班工作面临的最直接问题。
然后,鲍老师本着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大学刚进来的第一学期,鲍老师就带领大家规划了四年的大学学习计划,在第二学期,通过组建学习小组、鼓励参军、改变学习习惯等手段保障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
大二学年,鲍老师认为同学们仍应以学业为主,除了进行学业规划之外,鲍老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了解科研,并以班级名义组织科研活动如电子竞赛等。最终,大二结束时,同学们的学业成绩普遍有所提升,并顺利升学。
大三学年,同学们一方面要完成学业,一方面还需要奠定读研基础。为此,鲍老师一方面继续组织学业规划班会,另一方面对学习优秀的同学建议考研或保研,对学习薄弱的同学建议保证学业,以就业为主。此时正是疫情肆虐上海的时候,学生都封控在寝室,鲍老师就经常召开线上班会,组织全班同学每天进行线上运动打卡。
大四学年,毕业设计成为重要一关。鲍老师通过组织开题报告班会和小型学术会议预答辩等活动,为同学们的毕业设计保驾护航。
整个四年时间里,鲍老师还用心地组织过考研经验分享活动和学长求职经验分享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鲍老师认为,针对班级学生学业与背景差异较大的情况,应秉承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活动帮助不同层次的同学获得成长。本次讲座内容充实,案例丰富,获得了在座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撰稿:肖盛鹏
摄影:庞 蕾
审核:王力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