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讲坛|俞立中:时代背景下教育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2024-05-08 655

5月7日,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俞立中教授做客教学发展中心第169期教与学讲坛,带来“时代背景下教育变革的机遇与挑战”专题分享,本次活动由教学发展中心与密西根学院联合举办。全校90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一起就如何应对教育变革的挑战进行研讨。本次活动由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丽伟主持,密西根学院院长陈谦斌、教学发展中心顾问高捷等一起出席了本次活动。

 

当今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让教育变革助力个人发展、适应学科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 俞教授从“未来的世界与未来的教育、教育变革的根本在于教育观念的更新、上海纽约大学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了本次分享。

活动伊始,俞教授指出我们正逢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主要有三年之久的全球疫情、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信息化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他特别指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最大

 

 

其次,关于未来的世界与未来的教育,俞教授从学习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师的引导作用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对大学教育的挑战。他认为,在未来的教育里大学功能发生了改变,未来的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未来教师的引导作用则将体现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方面。

教育的变革将体现在哪些方面?俞教授认为除了课程、教材和课程体系改革,更高层次的是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他认为,学生培养是一个体系,不仅是课堂教育,还有课外教育,他指出学生培养模式需要教育思想和教育引导,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育变革的根本。俞教授进一步围绕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方法的变革培养模式的创新三方面全面解读了教育变革。通过比较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面对的不同挑战,他指出今天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应鼓励学生拥抱挑战。学习方法变革方面,俞教授指出课堂是有限的,在线、社会和实践是无限的,因此,需要构建课堂教学、在线学习、文化体验、社会观察、研究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学习环境。此外,俞教授认为创新人才并不是培养出来的,但是人的创新的素养是可以培养的。保护学生好奇心、拓宽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尤其重要,并再次强调今天的教育要更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思辨

接着,俞教授分享了上海纽约大学的探索及在创办过程中的理念和体悟。俞教授总结教育国际合作能集成中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相互学习借鉴和影响。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多样性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选择,也会给教育的融合带来不同的启发,并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进合作双方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接纳不同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价值和意义,俞教授从国家战略、世界的未来和学生发展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度剖析。

俞教授认为,世界发展需要更多人文交流,而中外合作办学是很好的人文交流途径。如何做好中外合作办学?俞教授表明既要看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又要看到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所以要寻求共识,追求共赢。

 

针对上海纽约大学的多元文化如何在共同理念下生存,俞教授给出了三点解答:理解差异寻求共识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多年办学中,俞教授关注到四个促进学生发展的共性因素:给予充分的选择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和”学”方法融洽的师生关系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此外,俞教授以上纽大的《法律、商业和社会》课程中“法律建构”的假设情景案例展示了如何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模式来展示法律的诞生及其框架,精彩的展示过程赢得了大家的赞叹。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幸福成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在将来可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最后,俞教授用上海纽约大学倡导的MAKE THE WORLD YOUR MAJOR”(中文译为: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总结了讲座内容。

 

在交流与讨论环节,俞教授和在场老师就管理制度和创新之间的平衡点、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差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俞教授基于自己对于教育变革和中外合作办学的丰富实践案例和体悟,提供了非常有启发和价值的分享,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此次活动视野开阔、案例丰富,交流气氛活跃,为与会老师们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提供了实质性建议和启发。

 

撰稿:华子怡

摄影:徐倩云

修改:谢艳梅

审核:邱意弘 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