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从课程到课堂

2021-12-20 28216

 

教学设计是基于对课程定位及教学对象的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起点与终点,然后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好的教学设计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有效的导航作用。

 

一门课程从准备到实施,需要进行两个层级的教学设计:

  • 宏观的课程级设计,以教学大纲的形式呈现;

  • 微观的课堂级设计,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教案的形式呈现。

如何进行课程级的教学设计以及如何实现从课程级到课堂级教学设计的过渡,这是教师做好教学设计须掌握的必备技能。

 

一、如何进行课程级的教学设计

课程级的教学设计以教学大纲的形式呈现,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撰写教学大纲的过程是对一门课程进行宏观架构和设计的过程,它能够帮助教师理清一门课程的整体教学思路。如何通过教学大纲做好宏观的课程级教学设计,应坚持以目标(成果)为导向的设计理念,遵循“两性一度”的课程标准。

(一)以目标(成果)为导向

传统教学框架下,教师在进行课程整体规划时,往往通过回答“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这三个问题来进行,即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多从教师自身出发,设计思路以“教”为轴心。但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生变化、获得成长。因此,课程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在设计一门课程时,可以从思考“我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向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等问题转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答有利于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是对“以学习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践行。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流程

 

课程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和出发点是什么?如何确定学生“学什么?”其实,教学内容的选取并非依据教材内容的设置,也不是依据教师的学术兴趣偏好等,而是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毕业要求来合理筛选。将顶层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逐级分解,依次确定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是支撑整个培养体系目标能否实现的最基层因素,也是该课程预期达成的重要学习成果,教师可据此来回答“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即从最终的学习成果出发,反向设计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策略等。

 

(二)遵循“两性一度”课程标准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高等院校一流本科课程提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要求,为课程级的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检验标准。

课程的高阶性

《意见》中提出的对课程的高阶性要求,反应在课程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在目标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上,课程目标应涵盖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具体来说,教师在为学生制定课程目标时,应考虑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等高阶目标,而不仅仅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做筛选工作。举例来说,一个知识点可能包含深浅不一的内容,甚至可能涉及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此时就需要根据课程目标筛选出必要的内容。如果课程内容对于达成目标是真正重要的,则必须保留;如果一些课程内容与目标的达成只有轻微关联,则需要删除或简单提及即可。

 

课程目标的维度

 

课程的创新性

课程的创新性一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创新性选择上。可以考虑将学科研究的新进展、实践发展的新经验、社会需求的新变化等选择性纳入教学内容,使其反映学科前沿,渗透专业思想。

课程的创新性另一个方面则体现在教学模式、方法的变革层面。“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角色从以“讲”为主向以“导”为主转变,而学生则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主动学习模式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做课程教学设计时,应选择先进性与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诸如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TBL(Team Based Learning)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

 

课程的挑战度

一门高质量的课程须具备一定的挑战度,即学生需要有一定时间、精力的投入才能达成课程目标,能够体验到“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以增强自身的学习成就感。提升课程的挑战度,一方面,教师可以考虑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的内容,迫使学生加大学习投入,如创设复杂问题和综合问题情境,挑战学生的高级思维。另一方面,教师须科学地设计考核评价制度,注重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以及完善评价量规和反馈机制等,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投入状态以及保证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支持。

 

二、如何将教学大纲转化为可实施的课堂教学设计

如何确保课程教学设计的精准实施?如何确保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如何保证教学大纲中教学理念的准确实现?归根结底,需要将教学大纲的理念、目标等进行分解、细化,最终映射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上,即通过微观的课堂级的教学设计来转化和落实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到课堂学习目标的映射

在进行课堂级的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把宏观的课程级目标精确分解到课堂中来。以课程知识领域的目标为例,建议使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六个认知目标层次来区分和定义学生在不同知识点上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布鲁姆认知目标层次

 

其次,分解的课程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往往比较宏观,教师惯用“掌握”、“理解”、“熟悉”等词语来进行目标的表述,但这种表述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欠缺明确性,学生认为的“掌握”与教师预期的“掌握”很可能不在一个层次上。因此,课堂级的教学目标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设定,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明确的、可衡量的学习目标,这对于后续的课堂评价策略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让学习目标可衡量,在目标设定时须使用一些可衡量的行为动词,尽可能包含具体的知识点,但目标要简洁、精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数量不宜过多。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例,课程及课堂学习目标映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课程及课堂学习目标映射表

 

学习目标当堂达成情况的检验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主要通过作业和课外任务等方式来实现,检验环节是相对滞后的,而从学生理解知识的视角而言,越早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困惑并加以干预,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筛选出可以当堂达成的学习目标,及时地检验其达成情况,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以夯实其学习成果,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开展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检验需要教师进行通盘设计。一些低阶学习目标(知识的理解和简单应用等)更适合当堂检验其达标情况,可采取“是非”、“选择”、“简答”等检验方式,这些方式的优势体现为“占用较少课堂时间即可达成检验目的”。高阶学习目标(解决复杂问题、综合问题;达成深度分析以及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等)则有待学生利用更多的课后学习时间来达成,而教师则要注重提供阶段性的反馈与扶持,并最终评估任务完成情况。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知识传递和学习的有效性高低。课堂级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对每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注重对过程的规划和管理。教师可考虑从下述三方面着手设计:

要根据课堂教学时间有意识地设计互动环节,以达到重启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建议间隔10-15分钟左右设计一些简单的互动(小练习、提问、小讨论等),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上。

要着重关注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设计合适的教与学活动与其匹配。对于难度不高的教学内容,教师使用恰当的类比、生动的案例进行讲授可助力学生理解;对于高难度且重要的教学内容,除了讲授外,适于设计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得学生对重难点的深度学习得以当堂完成。

从让大多数学生受益的角度来考虑教学设计。例如,对于班级规模较大的课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式的活动能够参与的学生数量相对受限,可适当采用同伴学习法,让参与的学生从有限数量扩大到全员,活动效率大幅增加,有利于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总之,课程级和课堂级的教学设计对于一门课程的实施同等重要,以课程教学设计为纲,以课堂教学设计为目,可以用纲目并举来形容从课程到课堂的教学设计,但也要注重守正出新,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扬创新精神,勇于改革,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检验标准,促使课程教学设计创新发展。

编辑:张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