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讨论第八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法与策略

2020-11-02 16197

导语

 

学习动机是一切学习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的根本动力,在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首当其冲。教育的首要作用是,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提供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环境和条件,进而使学生产生持续而强烈的学习动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策略,从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等方面入手则可以系统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唤起、引导和维持个体行为的一种内部动力系统,它是帮助一个人达成某个目标的内部精神力量或心理力量。学习动机则是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鼓励、表扬、批评、歧视、不公正、让学生有成就感/挫败感、课上的生动有趣/无聊平淡、给予学生高/低期望等。这些因素之所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满足或不能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一旦某件事情会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时,个体就会产生做这件事的动机。因此,动机和需要的关系是,任何动机都是由需要产生的,但并不是每一种需要都能转变为动机。需要转变为动机还需要必要的外在环境条件。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创造一个可以满足学生某种需要的环境条件,其学习动机就会随之产生。

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要主要包括七种(见图1):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除了学生的生理需要之外,教师都可以创设条件使其在课堂上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具体方法如下:

 

图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人们存在对于愉悦刺激的基本需要,一段情感强烈的外界刺激更容易让个体注意、记忆、提取甚至很难被忽略,而且也不可能与其他记忆相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1教学内容本身要有趣,此外呈现的方式还要多样(如录像、电影、动画、专家或相关人士演讲、演示等方式),否则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聊。或者通过设置悬念,使之超出学生预期,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使其保持一种对刺激物的注意与探索,使惊奇转化为兴趣。

2使用“开启问题箱”策略:在一门课或一节课的开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他们希望通过这门课或这节课想了解或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教师记录之后,将这些问题分别放在多节课或一节课的不同内容点中,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再通过头脑风暴或创设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3通过模拟、游戏和任务使学生从学科内部来学习该学科并切身参与后,学生会直观明确地看到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是怎样与他们有关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积极情感。

4教师要展现出对本学科的热爱:教师自身的激情和热忱可以强烈地感染学生,即使学生最初对你的课程不感兴趣,也要充分展现出自己对这门课的喜爱。你的热情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激发他们思考为什么这门课让你如此兴奋,进而吸引他们更多地投入到这门课的学习中,以发现之前他们忽视的价值。

 

二、学生有增强和保护自尊感的欲望,这使他们寻求能产生骄傲和成就感的体验。一般来讲,个体做任何事情都试图追寻事物背后的意义。当一件事让个体感到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时,个体就会选择放弃或应付了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1价值和意义引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专业本身所具有的广阔而光明的前景,明白当前所学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实现长远目标。教师还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课程的目标要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职业需要或兴趣需要,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经验、体验和需求相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2布置具有适度挑战水平的任务和作业。如果你的课程或作业让学生感觉“即使付出很大努力也不可能成功”,那么他们就不会有足够的动机去完成。而如果过于简单,学生也会认为这些内容不重要或不值得花费时间,于是草草完成。因此,教师需要布置具有适度挑战水平的任务和作业。为此,教师可能需要实施诊断性评估或事先评估,以此来确定任务和作业的难度水平。

3避免或减轻学生的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在连续的失败和挫折后, 再次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为了避免或减少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特别是在那些被学生视为“难关”或“高风险”的课程上,教师需要将学习任务分成小步子,给学生尽早提供成功的体验;提供及时的反馈;对学生有积极一贯的期待。

 

 

4帮助学生设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设立一个适合于他自己的既有挑战性但又能实现的目标,并表扬学生对目标的设定及实现,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我效能感。

5教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失败之后采用什么样的合适方法来改变学习行为,学生可能并不知道。因此,教授和讨论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改变那些导致不良学业表现的行为非常重要。这样做还可以帮助学生调整期望,让他们相信自己能达到目标。

6经常、及时和有价值的奖励。如果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不及时,反馈的信息价值和激励作用都将降低。因为行为和结果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学生难以将二者联系起来。另外,学生对奖励的期待决定了奖励的价值,教师在决定采取强化措施时要先考虑你所能给予的奖励是否是学生们期待获得的。而且,频繁地给予小奖励比偶尔地给予大奖励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7提供具有激励性的反馈。如果教师强调努力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且对学生付出的努力进行奖励,而不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奖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付出最大的努力。例如:将成功定义为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将学生的努力程度作为计分的考虑因素;对成绩的改善进行奖励,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对其不断发生的进步给予表扬、鼓励或欣赏;认可寻求挑战的行为和创新行为;尽量不使用光荣榜或排名榜;认可并宣传学生从事的与学习有关的各种活动等。

 

三、如果当前条件和事件给予了学生自我决定感,学生会在活动中感受到愉悦,并自愿长时间参与到活动中,创造性地思考任务和问题,敢于迎接挑战。因此,

1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机会。比如:作业、任务的选择;询问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并认真对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充当领导者的角色等。

2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归因成败。为了增强学生对行为结果的控制感,进而影响他们对成功的期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把成功归因于恰当的学习策略、良好的时间管理、努力学习等。同时,还要帮助他们避免把失败归因于诸如“对语言不擅长”、“不善于处理细节”、“不聪明”等能力、智力因素上,而是归因于可控因素上,例如学习方式(如:付出的努力等)。

3表达明确的期望。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应该具体明确同时要兼具信息性和激发性。告诉学生究竟什么是“对”的或“好”的,这样学生才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同时学生也对学习有更好的确定感和方向感;学习动机会进一步增加。

4借助具体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反思,以构建一个增强其学习动机的过程。例如,问学生“从作业中你学到了什么?”或“这个设计中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这可以帮助他们明确作业的价值。问他们“你为这项作业或考试做了哪些准备?”或“你还需要练习哪些技能?如果你以后做这个作业,你会做哪些不同的准备?采取哪些不同的方法?”这些能够帮助他们找到那些可以扬长避短的具体策略,进而增强他们对未来成功的期望。

 

四、被同辈和师长认可和接纳是所有学生的心理需求。当学生感到与同学、老师和父母联系在一起,而不是被孤立和疏远时,学生的自我感觉会比较好,学习会更努力。因此:

1建立能接受和赞赏所有学生的学习环境。确立多个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内产生有意义的社会互动,鼓励小组成员的多元化,以扩大同伴交往的范围,尽量减少按能力分组,为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和决策提供机会,为同伴间的互动提供时间和机会。

 

 

2教师对于学生成就保持乐观的归因及期望。教师对学生没有完成学业任务的归因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望会进一步影响对学生以后行为的归因(罗森塔尔效应)。乐观和积极的归因会让教师营造温暖的课堂氛围、频繁地和学生互动、给学生更多反应机会、给学生积极具体的反馈、给学生呈现挑战性的任务和主题。

3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表现出对学生的兴趣和喜爱。当学生认为教师是真正关心并支持自己的学习时,他们会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掌握学业知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兴趣和喜爱,创造一些学生们可以相互了解彼此兴趣和特长的机会。

 

结 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永恒策略。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当学生感觉在你的课堂上既可以学到广博的知识,又被你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时。他们自然会喜欢你的课,喜欢你所教授的学科,并从你的课上真正学会思考、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莱文著,吕红梅、姚梅林等译. 2016.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10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苏珊 A. 安布罗斯等著, 庞维国 等译. 2012. 聪明教学7原理——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罗伯特 J. 斯腾伯格, 文迪 M 威廉姆斯著, 姚梅林, 张厚粲等译. 2012. 教育心理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供稿: 王力娟

编辑: 王立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