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讨论第十期:如何上好通识教育课(下) ——策略和方法

2020-11-02 2737

导语

 

2018年5月17日,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关增建教授做客上海交通大学第58期“教与学讲坛”,畅谈“如何上好通识教育课程?”,对通识教育的起源、内涵、如何上好通识教育课等问题做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在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这个报告对启发人们的思想可以提供启示和借鉴。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关增建教授  

 

要上好通识课,首先,要用系统思维的方法,相关方要各司其职。因为上好这门课,不仅仅是老师的问题,也是学校、教务管理的问题。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有学校要承担的职责,比如要做好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顶层设计,这不是单个教师能做成的。

我们看美国的那些大学,不管耶鲁报告也好,芝加哥大学报告也好,或者是哈佛大学也好,它都经历了校方的顶层设计。那个设计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智力,当然也包括物力,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翻来覆去的切磋,最后让相关学院的教授投票通过才行的。所以它是经过严格的程序的,这顶层设计非常重要,是第一步。

顶层设计做好以后,比如说模块划分等等,充实每个模块需要大量课程,课程怎么遴选?要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模块划分、课程遴选等,还要与时俱进。哈佛大学大概每20、30年就做一次通识教育的改革,它为什么要这做?我看了它这一次的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上没太多变化,虽然他在理念上自己逼出来一些新的提法,实际上没太大变化。关键是做了这么多年,认识会漂移,开始讨论时大家形成了共识,做的过程当中没有人提醒了,做着做着就走样了,一漂移就偏离通识教育的初衷了。

另外,随着时代的变化,20、30年一代人过去了,原来认定的内容等等也有不合时宜的,所以要不断的去更新。这是哈佛大学不断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一个原因。

如何保证一个新的课程体系得到良好的执行?中间过程监管很重要。我觉得我们学校,教务处在过程监管这块儿,是下了很大力气的。大家应该能体会到。比如说通识教育课程,配助教是专门的政策,中间的考核,学生问卷的专门设计,等等,很多是从中间过程进行监管。这个我觉得是将来我们学校值得向外推荐的经验之一。

 

对教师本人来讲,如何才能上好通识教育课,我列了五条,这五条一看都是大路货,都是没啥新意的,但是其中每一条实际上是有内容的,听着好像老生常谈一样。

1深入了解通识教育的理念

不了解通识教育理念,上通识教育课,到最后一定会发生标准漂移,这是不言而喻的。

 

2、准确把握、创新发展教学内容

这句话后面实际是有话要说的。在美国,上通识教育课的是什么教师?大腕,很多是大牌人物。为啥?因为通识教育课的要求实际上比专业课也好,比其他课程也好,它的要求更高。通识课不是简单说说就行了,你必须对这门课程高度熟悉,完全把握,能做到深入浅出,把课程背后最核心的的理念讲出来。如果不是大家,很难做到这一步。所以,教育部强调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特聘教授,讲席教授更要去上。我觉得这个理念是对的,跟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是契合的。

当然,作为大部分课程教师来说,要成为特聘教授、讲席教授,难度还是有的。你不是大牌,不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但这门课需要你去上,怎么办?首先一定得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得对你的教学内容很熟悉、很了解,要把握得很准才行。我看了一些教师的通识教育课,实际上对他讲述的内容,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怎么样,法家怎么样,有一些都讲得有点走谱了。我作为外行,我不是专门搞那个的,连我都听出问题来了,这就有问题了。所以对你的教学内容,你要真正把握好,要吃透才行。真的是首先要有一桶水,然后才能倒出一杯来。通识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要真正达到专家水平。

 

 

创新发展教学内容,把握教材内容是一方面,有些方面你要跟自己的研究结合起来,也要能够出新,要有新意。现在通识教育有些问题,是结构性、共性方面的问题,例如在价值判断方面。我们国家对价值判断有我们的要求,比如说思政课讲什么内容,教学大纲国家定好了的,因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共和国,这你不能挑战的。

但是除了国家规定的两课课程,通识教育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你引导什么?你再重复思想政治课讲的内容,好像也不应该。那么在价值引领方面你讲什么?这就要创新,要研究。实际上我们国家的价值引领这一块,顶层的价值引领是有的,下面二级的这些还不全,还不够。有很多内容,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一些理念是非常好的,但国际上不了解。比如和而不同观念。我记得习主席去国外访问,在很多场合都讲了和而不同观念。为什么讲这些?因为当时正是西方用普世价值来卡中国,用自由民主来凸显其所谓的普世价值。我们的理念是什么?是和而不同,道路可以选择,社会应该是多元化的,有各种各样的成分,你那儿是一极,我这儿也是一极,大家和而不同,社会才能发展。全同,全世界只有一种模式、只有一个声音,人类社会就没法发展了。这是中国人的理念。这种和而不同理念,也是一种普世价值,对全人类都适用。这种观念的提出,就是对传统文化研究的结果。我们应该开展这样的研究,尽可能多地发掘出中国人创造的此类世界级的文化成果。

 

 

我们并不是反对普世价值,有些普世价值,比如说做人应该诚信,这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讲究的,这样的普世价值理念,你当然是可以讲的。再比如说,不能偷东西吧,不管哪个社会,当小偷都不好,大家都反对吧。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开动脑筋去讲价值引领,不是简单地,而是丰富、多元化地去做这个事。所以,创新教学内容,这是很重要的。

 

3、做好课程和教学设计

这一条也很要紧。你了解了什么是通识教育,你自己经过研究,有新的体会,你怎么贯穿到你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知道?那你就要精心做好课程设计。比如说一学期16周32个课时,每个课时怎么安排?讲什么内容?你要精心设计。设计好了,教学效果就容易出来。这实际上是任何一门课,不管通识不通识,都应该做的。

 

4、注重课程细节,提升教学效果

这个也不仅仅是通识教育,是所有的课程都应该关注的。我说这特别重要,有很多细节很多人不关注。其实,有时候成败就取决于细节。过去教务处组织听课,我去听课,发现有些教师上课,上课的PPT做得很好,看上去也很醒目,他在那讲几句,点一下翻一页,但是有个问题,翻页过快,学生根本就没法做笔记。像PPT这么一放,一翻,好学生只好拿出手机来拍照,不好的学生拿着手机趁机去做别的事。你就没考虑学生做笔记的这种情况?

另一个问题,PPT做得太漂亮,翻页太快了,你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了没有?我们一般有个体会,你去看电视、电影的时候,你批判性思维是不起作用的,其实是被那个情节牵着鼻子走的。编剧如果编得不好的话你会骂,但你那时候批判性思维跟不上,为什么?强烈的视觉刺激,会影响你的反思,影响你的思考。

 

 

如何把使用PPT跟让学生去思考、反思结合起来进行,有没有考虑这个细节?还有更细的细节,一上课,PPT在这边播放,旁边的黑板上留了上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内容,也没擦,这里搞了一个公式,那边却画着一个不相干的图案,学生不走神才怪呢。你就不能上课前把它擦一下,给自己创造一个干干净净属于自己的授课环境。这些细节我觉得一定得注意。

还有,上课要不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敢不敢要求学生关手机?我过去上课,要求学生坐指定座位,学生对此是不满意的。当然我不是指定每一个学生坐固定座位,我是指定区域,就在这个区域可以坐,这个区域之外你不能坐。指定座位有什么好处?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对学生形成约束,让他们注意力相对集中,免得有的学生故意躲在角落里走神。当然,固定区域,也免得点名了,我一看有几个空位,我就知道缺了几个人,我就能把握了。我上课是要求学生关手机的。我一上课,自己先把手机拿出来对着学生,我说我开始关机,我不是调成振动,我是关机。我说我都关机了,你们呢?当然也必须关机。你们别让我看到你在课堂上用手机,我若看到,我也不能把你手机摔掉,但我替你保存,没收了,下课再还给你,保存的同时我要把你名字记下来。

这样要求学生,你不怕学生给你打分低?不上你的课怎么办?这些都是作为教师的责任感,你得去考虑这个事情。教师上课,别把追求学生的高分当成追求目标。你在交大学生打分榜上排前10%,没意义,你只要不是到后面30%就行了。你对学生该怎么要求就怎么要求,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良心所在。我觉得这些细节都是应该注意的。

5、尊重教育规律,不乱贴膏药

我这话也是意有所指的。通识教育不是培养专业人才,它关注的是培养人的素质,全面提升人。但你千万别去贴膏药,去讲一些跟你的课堂无关的价值引领的话。正在讲能量守恒定律,你来一个我们要热爱祖国,都对,但是效果就全完了。那不行。现在讲思政课要进每一个课堂,思政是广义的,是要育人,这是对的,但是你不能机械地理解这句话。每上一个课,跟你课程无关的口号,你都要提出来,要机械地宣讲,那怎么行?那会起反作用。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话,因为我们学校过去评通识核心课程,有的老师在答辩过程当中,生怕评委觉得他不重视育人方面,有时候硬要说上一两句这样的话。那样做效果不好,那是对学生智商的轻视。硬贴上的膏药学生很容易辨别出来。要把育人真正糅合到教学过程当中,向学生传递的是这门课能够自然推出来的那些育人观念,这才是课程思政应有的做法。

除了以上5条,下面还有两个要注意的问题。

1、要上好通识教育课,还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取舍问题。

由于课时的限制,要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识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一定要有所取舍,教师要下决心很多内容不讲。别怕人家说你课程体系不完整之类的,因为你要讲完整是做不到,学分、课时等等限制着你。而且也没必要面面俱到,那不是通识课的教学目标。我给学生讲科技史,不是让他成为科技史专家,而是要通过科技史课程传递一些理念,让他了解与科学发展相关的一些理念和一些重要的科学史实,这是我的目标。所以不可能什么都讲,什么都讲确实不行。

但是作为一门课,你讲的时候,总得有点体系,不能让课程看着很散,知识点七零八落的,那样更不行。课程还是要有一定的体系的。你是选择了若干点,但由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这中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让学生知道这能串起来才行。一定要避免那种很零散的、彼此没有逻辑关联的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要能够做到高屋建瓴才行。

还拿科技史这门课来说,有些内容,是必须讲的,刚才我举的哥白尼的例子,这我们必须要讲的。牛顿,这也是必须要讲的。还有伽利略,科技史课程也必须要讲。在伽利略和牛顿之间又发生了多少事,多少环节,那些就没法去讲了,但是,科学概念从哥白尼到伽利略到牛顿怎么发展,这些是可以有个内在逻辑串起来的。

所以,尽管涉及了很多史实,但是整个体系,它内在的逻辑关系能建设起来,这样的课程仍然是完整的。在这里,课程设计本身是很要紧的。

 

2、通识课程讲深vs讲浅

一般来说,通识课程要求零起点,有教师担心,对于毫无本专业相应知识的学生,如何把握上课深浅的度?讲深了,学生听不懂;浅了,达不到通识课的要求,学生说是科普课,该怎么办?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很多内容可以不讲、跳过,但是要讲的那个点你必须讲透。让学生似通不通半懂不懂,是不行的。跳过那些不必要的内容,可以为你要讲透那个知识点节余时间。时间有了,就容易讲通了。还以科技史为例,就具体的科技进步而言,当时的人文背景什么样子,当然要讲,但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样子,更要讲,而且要讲透。不讲透学生就无法体会那个科技进步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一个要把知识本身内容讲透了,另一个,知识背后隐含的理念也要告诉学生。比如说讲科技史,我们一定要向学生传递一些理念的。例如科学和宗教和其他的东西根本差异在哪儿?科学强调从自然本身出去解释自然,宗教呢,从信仰、理念那些角度去解释。这是它们本质上的差异。这个理念,会影响学生看待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态度,但它却不会包含在任何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它提炼出来,传递给学生。还有,在科学发展的过程当中,理性思维起什么作用,实验起什么作用,等等,这些核心的观点是要传递给学生的。

再一个,比如说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是大爆炸产生的,这个观点提出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完全不接受,后来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证实了大爆炸学说的预言,大家一下子就接受这个学说了。这个过程当然要讲,更重要的是背后隐藏的,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前面根据那么多现象,总结出来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你们都不信,后来偶然发现的微波背景辐射,证实了它的一个预测,为什么你就信了?这是因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必须要经过这么几个阶段:首先是广泛的观测,在观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事实,然后提出一个模型、一个假说。这个假说还不能称之为科学理论,它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论作出一个预测。这个预测要接受检验,预测被检验证实了,OK,大家觉得你的理论是靠谱的,这时就从假说变成了理论。可以被称为科学理论了。如果没被检测认可,那只能还是一个模型、假说。如果被检测否证了,那它就被推翻了。我们讲大爆炸学说,除了要把相应的知识点说清楚,更要把科学理论是怎么形成的这一问题讲清楚,向学生传递“科学理论必须经过检验才能成立”这样的理念。这些在科学共同体形成共识的东西,背后隐藏的东西,是要去说透的。

 

供稿:关增建

编辑:王立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