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学 | 教学如何兼顾学术性、趣味性与育人性

2022-06-01 4016

首届“佳和”优秀教学奖获得者 王金凤

哲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入选2018年度上海市教委“阳光学者”、2021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参与,排名第5)。获上海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18)、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19)、上海交通大学首届“佳和”优秀教学奖等奖项。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我先后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两门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高校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思政课要践行育人育才的使命,就不能是简单的政治理论说教,在突出政治性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学术性、趣味性与育人性,如何兼顾?这是我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不断探索和尝试解决的问题,现将总结的一些经验予以分享。

“做足加法”:

以学术知识为载体讲好思政课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重要论述再一次指明思政课的宗旨应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而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当须摆脱一味赞美歌颂、喊口号、念教材等枯燥乏味的讲授形式,为思政课的学术性与专业性“做加法”。思政课只有以专业教学为基础、以学术知识为载体,才能够“讲好道理”。

在教学中我时常提醒自己避免三种常见误区:一是“念文件”、“干讲”教材中的名词概念,使得教学流于表面文章;二是惯于输出个人观点,没有前沿性和专业性的文献支撑,缺乏学理根源;三是简单地用“他者”之荒诞,衬托“我们”之伟大,陷入单一的思维模式。

针对上述教学实践误区,我从内容组织和素材选取两方面进行应对。首先,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再拘泥于教材固有的章节顺序,将教材章节和内容分为六个专题,以专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在每个专题的内容设计上,我充分结合了自身的哲学专业知识,在课程内容中融入一些哲学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思政课内容不仅要体现专业性,也要厚植学术底蕴,我主要在教学案例和材料的选取上下了一些功夫。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遵循典型性、科学性和启发性,尤其是一些具有思辨价值的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更有帮助。史料文献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支撑,要挖掘和使用那些在学术上立得住的史料文献,让道理根植于扎实而丰厚的学术土壤,才能讲出让学生信服的道理。

总而言之,思政课要在专业性和学术性上“做足加法”,才能把道理讲得深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真正入心地理解。

“双边互动”:

以课堂报告为形式促进自主学习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本身要充满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欲望。我选择通过“课堂报告”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收获成长。

我在每次课中设置专题式课堂报告的环节,由“选择专题——准备报告——指导改进——分组报告——逐组点评”等步骤组成。具体而言,先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题,我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生活经验来确定专题。关于报告内容的准备,须对学生寄予一定的高期望,例如,要求学生尽可能引用一些学术性较高的参考文献。在正式的课堂报告之前,我会给学生的报告内容提供一些修改和完善的建议,以保证课堂报告的有效性。课堂报告按小组进行,每次课安排2-4个小组进行报告,每个小组报告时长约10-20分钟,课堂报告的总用时控制在30-40分钟左右,使得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的时间分配契合“对分课堂”的模式,从而保证课堂报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每个小组报告结束后,我都会围绕该小组的专题进行点评,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作为教师,我从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了解和体验当下学生的所思所想,也为我从学生的报告中汲取灵感、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提供了宝贵机会。作为学生,从课堂报告的准备到汇报的整个过程,都能够体会到足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选择专题、准备报告、寻找材料、梳理论证等过程,就是自身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是高效且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润泽心灵”:

以对话为依托实现共情育人

思政课的本质是育人,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仅要启迪学生的智慧,也要润泽学生的心灵。《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课程,它的育人职责也包含对大一学生情绪健康、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关注。

我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教学中,注重为学生提供情绪价值,努力让这门课成为大一新生的“心灵栖息地”。除了上课形式尽可能趣味多样(如灵活使用视频、弹幕等)之外,我还鼓励学生课后与我分享关于课程内容、课堂报告或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疑问和困惑,并及时给予回复和解答。我时常提醒自己要贴近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真正共情同学们在他/她们这个年纪的烦恼和困惑,如此才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育人工作才能见实效。

从教学经验来说,我个人从事教学的时间并不算长,还在尝试熟悉交大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从岗位类型来说,作为教学科研并重型的“青椒”,我也承受着来自学术科研、职称晋升和自身生活的多重压力。但这些经历和故事恰恰成为我与学生情感联结的基础,在与他们的每一次交流中,我不会回避大家都可能会遇到的压力、脆弱和困境,而是基于真实的生活与学生展开对话,分享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说到底,还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理解,我是能够与他/她发生真正对话的人,而不仅是一门思政课的老师。在教育相遇中,好的对话总能润泽心灵,丰盈人的精神世界。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曾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与育人是一体的,不可割裂。融学术性、趣味性、育人性为一体的“教”,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遵循这种理念的指引,我们的教学探索永远在路上。

编辑:张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