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陈春丽副教授做客教学发展中心教与学讲坛,带来主题为“‘大班上课小班辅导’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初探”的分享,来自学校各个院系的50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陈老师从教学模式特点、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内核研究三方面进行了此次分享。
首先,陈老师进行了“大班上课小班辅导”教学模式的介绍,从教学规模、侧重点和特点区分了大班和小班教学模式,她指出这是一种合作型教学模式,从一个大纲、两个体系和四个层次开展教学活动,并鼓励小班老师结合科研做课程研讨。
教学实施方面,陈老师从教学内容重构、课程内容衔接讲解了如何实现大小班衔接。她认为不仅需要教师间充分沟通交流,师生之间也要互动,才能实现教与学互相促进。接着,陈老师介绍了大小班教学流程,强调了大班教师负责、协调整体进度。然后,陈老师以数列极限的例子具体生动地介绍了总分总、融入思政元素、经典结合前沿和三轮思维导图教学的四种教学设计。
最后,陈老师指出“大班上课小班辅导”教学模式的内核是教师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反刍式学习模式相结合。她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内容分层,留有余地,螺旋上升,前后呼应。
在分享会的最后,陈老师和参与教师就如何批改作业、如何控制作业量和如何达到更好教学效果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本次教与学讲坛内容丰富、案例详实,对于教师在量大面广的基础课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供稿:华子怡
编辑:谢艳梅
摄影:徐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