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员刘晓晶老师,做客教学发展中心教与学讲坛,带来了“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主题分享,来自全校各个学院和管理部门的30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刘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经历,从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之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围绕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上好一门专业课、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三个方面展开了分享。
青年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刘老师认为,科研对教学的帮助与促进作用无需强调,但是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也应该被大家重视。教学过程会发现值得研究的新问题、新课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以工科上课的逻辑链“提出问题(导入)、分析问题(理论)、解决问题(应用)”为例,这一思路在科研交流的时候也适用。他通过自身的经历建议青年教师面对研究盲点要“勇闯无人区,敢尝螃蟹”,面对研究热点要“唯快不破、学科交叉”,面对挫折困难要“屡败屡战、越挫越勇”。
针对如何上好一门课,刘老师从课堂内容、组织架构、浅入深出、课程思政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他强调课堂内容的导入切勿时间过长,要注重平时教学素材的准备与积累,知识点的选取要精准;在组织架构上要注意节奏的把握与逻辑性;讲课语言要浅入深出,让外行基本听懂,让内行认可;在课程思政上尽量做到生动活泼,达到盐溶于水的效果。
青年教师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刘老师分享了他的导师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带学生的经历和体会,强调教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师门传承。
最后刘老师引用于漪老师的话“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鼓励各位老师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
在互动阶段,刘老师就年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年轻老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与学生站在同一个角度上,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师生共同进步。对于加入教学及研究团队的老师,他建议要选择和自己同频的团队,坚守自己主阵地的同时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本次讲座内容充实,讨论激烈,各位老师都表示收获颇丰。
撰稿:刘向文
修改:谢艳梅
审核:邱意弘
摄影:徐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