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发展中心成功举办教学圆桌对话第八期:如何让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更好地服务师生

2023-12-12 1039

127日,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开展了教学圆桌对话第八期,来自学校院系及教发中心共15位教师参加了本期活动。教学圆桌对话旨在探讨高等教育新理念,交流新做法,谋划新思路,通过资深教师充分对话与交流,折射高等教育教学最新发展方向以及社会环境演变。本期活动主题为“如何让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更好地服务师生”,主要围绕案例收集模式是否合理、如何让案例共建机制更合理、如何让师生通过现有案例机制让更多的优秀案例用于教学等展开。本期活动由教学发展中心李鲍老师主持,与会教师结合人工智能教学应用案例的实践经验或研究兴趣针对以上话题展开了深度交流与研讨。

首先,来自设计学院的刘老师分享了自己在人工智能教学对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见解。刘老师指出:艺术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起步阶段会容易缺乏自信,人工智能工具的辅助能使同学们有比较好的起点,扩宽眼界,建立自信。此外由于AI的多样性远超个人的想象力所能企及的领域,每个同学都能在海量的素材库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链接,因此不用担心使用AI工具会带来同质化的问题。随后针对AI工具的普及会不会造成对基本功培养不重视的问题,刘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刘老师表示一方面艺术是一种对概念的传达,有些基础扎实的艺考生容易被根深蒂固的表达模式限制;另一方面,画图也是一种磨性子的过程,低年级的学生不能忽视对基本功的训练。

 

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来老师也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来老师也表示AI辅助教学能激发没有基础的同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快地参与剧本创作设计,节约时间。教授工程学导论的杨老师表示,AI工具在技术文献搜索,市场调研,需求分析方面能更加全面高效,但同时存在文献造假现象,生成并不存在的引用文献。外国语学院的施老师从语言学习中的低级词汇语法到内容构思再到学生反思三个维度进一步交流,同时提出通过AI资源可以缩小不同背景学生之间的认识理解的差异。来自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胡老师指出AI工具是以结果为导向,与教育重视过程的目标并不一样。针对该问题,可以细分教学任务,让学生一步一步输出中间过程,并由学生自己进行最终的整合。

 

最后,教发中心王丽伟主任也发表了自己的建议与看法,王主任指出:高校培养学生最终是要面向社会,如果仅是限制甚至禁止学生使用AI工具也不具有现实意义,更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合法合规地进行使用。李鲍老师也回应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后续在教学层面不断尝试新方式,同时也要避免师生对工具的依赖,使人工智能工具更好地服务师生的教与学。

 

                                      

             撰稿:吴华颖

编辑:柏金妍

                                      摄影:庞    蕾

审核:邱意弘、王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