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学|“越界”的教学:打破建筑史论与建筑设计的壁垒

2022-04-25 3347

赵冬梅 第八届卓越教学奖获得者

 

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从事外国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及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筑史纲》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筑设计及原理(1)》和上海市精品课程《建筑赏析》第二负责人。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卓越教学奖(2021)、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作为主要成员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和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2015,2019);“全国高校建筑设计教案/作业观摩和评选”优秀教案奖(2016);上海交通大学烛光奖一等奖(2014,2017)、优秀教师奖(2013)、教学新秀(2014)等。

 

我赞美能够越界的教学,这是一场反对固化和超越界限的行为,正是这种行为使教育成为富有自由性的实践。

 

——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

我主讲的课程包括《建筑史纲》《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原理1-1》《建筑设计及原理1-2》,即两门外国建筑史论课程和两门建筑学本科核心主干课程。从教伊始,我并未采用传统教学中将建筑史论课与设计课分开的教学模式,而是致力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超越课程和学科边界的限制,借助交大建筑系规模小、便于灵活开展课程合作的优势,进行富有弹性的教学实践。

 

 

1

“越界”的教学之意义

美国教育哲学家玛克辛.格林(Maxine Greene)曾对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过论述:“对于世界的认知不仅需要静态的理论思辨,还需要动态的实践行动。”她指出,理论思辨后的实践能够帮助人们实现自我创造,更高效地促进个体与集体的交流融合,以及更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对于建筑学这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且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而言,打通建筑史论与设计实践的边界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借鉴建筑史论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设计创新

著名的文艺复兴研究专家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Paul Oskar Kristeller)在探讨建筑历史如何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创造性时,曾有一番精辟的论述:“设计的创造性并不是通过否定历史传统的价值来维护自己,而是会选择有价值的传统成分,完美地与之相结合,来产生杰出的思想和作品。”这段话精准地阐述了设计创新实践与建筑历史学习的关系,创新并不是对历史和传统的颠覆,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得其精髓,创造性地解决当下的问题。

建筑学科已有2000年的发展历程,当前的许多问题在历史上可能已经有过类似的讨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今天的建筑创新更多是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即对历史中有价值的成分予以继承,同时融入新的内容或元素,实现设计上的自我革新。

2021年学生将传统的拱券结构与现代材料气球和发泡剂结合进行校园临时展馆的创新设计

 

第二,促进个体与集体的交流与融合

建筑史论知识具有普遍的接受性和有效性,在共同的话语基础上,学生们可以从建筑思想、设计理念、建筑案例等多方面更有效地开展个体之间或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专业讨论。

在实践过程中,当学生对具体的场地环境、材料选择和功能布置等问题产生差异化的理解时,会引发矛盾,尤其在以团队的形式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因此,只有在共同话语基础上,才能实现求同存异、和谐交流、深度融合。建筑史论的学习就为学生之间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条件和搭建了平台。

学生在建筑史论学习中思想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有效解决具体问题

在建筑史论知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从特定角度去认识问题,启发学生在求解过程中进行前后关联的思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在执行具体的设计任务时,可将在建筑史论学习中所收获的解题思路、视角和方法进行借鉴和迁移,确保设计方案有理可查、有据可依。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科学地解决具体设计问题的能力。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设计问题建造了

2021年交大人节临时建筑展馆

 

2

“越界”的教学之准则

第一,导向性原则

在教学中以建筑本体问题为导向,以设计思维为纽带,建立建筑史论与建筑设计的关联,引导学生以建筑的核心问题为切入点展开思考,将隐藏在建筑现象、理论思潮、建筑师、建筑案例和建筑体系背后的线索进行串联。具体而言,打破传统的“编年史+风格史”的授课模式,重构教学内容,以建筑本体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例如,在讲解建筑大师赖特时,从空间和结构问题出发,分析有机空间与建筑结构的互动关系。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深入思考有机空间的形成机制,即空间与结构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设计思想,这样就为学生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了可依据的设计思维。简言之,以建筑本体问题为导向和线索,穿透史论和实践的壁垒,使知识与实践贯通融合。

在实地参观教学中讲解建筑现象背后的思维和机制

 

第二,阶段性原则

分阶段训练有利于提高复杂和宏大训练目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越界”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包括建筑史论课程的理论学习阶段、实践训练阶段、建筑史论课与建筑设计课相联合的实践阶段,将三阶段予以串联,逐步深入;采用“关键词-设计概念-设计方案”的方法使得各阶段前后衔接、环环相扣,逐级提高学生运用建筑史论知识解决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

 

第三,实践性原则

传统的建筑史论教学过于依赖知识讲授,不利于学生设计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越界”的教学强调将建筑史论课与设计课相连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掌握建筑史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建筑史论课的实践训练、建筑史论课和建筑设计课相联合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建筑史论知识解决设计问题的专业核心能力,在学以致用中逐步提升设计创新能力。

建筑史论课与建筑设计课联合教学场景

 

3

“越界”的教学之实施

第一,采取“两主题+两方法”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在理论上的系统化,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

以建筑本体问题为导向,围绕“传统与现代”和“历史与设计”两个主题,重构教学内容,形成层级清晰、条理分明的史论课与设计课一脉相承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建筑思维。

“两方法”指“宏观架构-微观专题”和“关键词教学法”相结合的组合教学方法,在整体认知和深入研究中提纲挈领教授建筑史论知识、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模式图

 

第二,注重课程的思政教育,以实现更宏阔视野上的“越界”。

立足中国当代建筑实践,观照古今中外,启发学生以史鉴今,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古为今用的实践意识。通过对外国建筑历史的鉴赏和建筑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中国优秀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开创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新格局,以实现更宏阔视野上的“越界”。

通过鉴赏古今中外的建筑拓展学生的宏阔视野

 

 “ 

4

“越界”之境:终成一体

在不断探索的建筑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建筑史论与建筑设计教学间的紧密互动,发展出了以“传统与现代”和“历史与设计”为主题的创新教学法,建构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建筑史论思辨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兼具的综合型人才。始终期盼着能为每位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在建筑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玛丽莲·科克伦-史密斯等:《教师教育研究手册:变革世界中的永恒问题》,范国睿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08月。

2.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邵宏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07月。

3.李宝庆,李春霞:《贝尔ž胡克斯的批判课程理论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3月。

4.赵冬梅,范文兵,刘小凯:《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中的“宏观-微观”阅读探析——上海交通大学“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建筑教育》,2019年12月。

5.范文兵:《探索研究型建筑教育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教育特色初探》,《城市建筑》,2015年6月。

 

编辑:张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