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学术|高等教育的责任:教学生为未来而学

2023-03-06 3806

 

文章原载于《教学学术》辑刊,作者:吴娟明;译者:杨炳钧;整理者:张莹

《教学学术》投稿邮箱:sotl@sjtu.edu.cn

详细信息请关注:《教学学术》约稿通知

 

作者简介:

吴娟明,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译者简介:

杨炳钧,男,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整理者简介:

张莹,女,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摘要:本文是在第三届中国高校教学学术年会吴娟明教授的讲座基础上整理而成的。讲座围绕高等教育的责任,即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为主题展开。主要探讨了高等教育的三大责任, 包括:目标、过程、专业人士。具体从高等教育的目标、学生怎么学、大学如何对待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学教师如何教育学生并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见解独到,思想深邃,值得所有高等教育的相关人员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与学;学生未来

 

 

 

01

引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国立教育研究院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院,扮演着多种不同 的角色:为新加坡的新教师提供教育服务和研究生培养项目;为学校校长和其他领导提供 管理方面的培训项目以及负责运营适用于教师和其他职业人士的上百种继续教育课程。新 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过程中贯彻“质量至上”的发展理念,将教学、 科研和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其教育,尤其是教与学,更是助力学校发展教学质量的工 作核心。本文从高等教育的目标、学生怎么学、大学如何对待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学教师的 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02

大学教师的一项重任:

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在今天的讲座中,我想请大家一起思考大学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作为大学教师,我们肩负一项重任,就是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我们要帮助他们成长为未来更善于学习的人,更擅长引领的人。未来飞速变化、变幻莫测。

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向外观察各种各样的变化,同样需要向内观察我们所在高校里的教与学的过程。作为大学教师,我们需要向内观察自身,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心态,以承担这一重任。我们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所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是否是为了让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的呢?我等会儿再回过头来谈这些关于高等教育的思考。

让我们退回去一步,想一想整个教育,想想很多看待教育的视角和思想,我认为“教育就是厚礼”,教育是我们能够给我们后代最为厚重的礼物。

引用穆罕默德•甘地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把一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孩子与这个国家最好、最深远的一切联系了起来,无论他们来自发达城市还是偏远农村”。这句话适用于世界任何角落的人。可以进一步地说,良好的教育给孩子打开的是一个新世界,把他们与现实相关联,与无限的可能相关联。教育打开了未来的大门。

如今,我们对继续教育也十分重视。我们鼓励已经工作的成年人继续学习,继续接受培 训。同时,我们还鼓励老年人也继续学习。教育能够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掌握知识、技能、 行为、新的思维方式。随着受教育者在品质、社会交往与情感上得到发展,教育对每个学习 者都产生了影响,无论年龄大小。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对大学所采取的行动进行评估,最终让毕业生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03

高等教育的三个核心问题:

目标、过程、专业人士

 

 

 

 

 

在这个讲座中我将探讨高等教育的三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高等教育的三大责任,即目标、过程、专业人士。第一,高等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大学应该做些什么?即我们要明 白目标所在。第二,学生怎么学,大学又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学习需求,即我们要转化其过程。第三,大学教师如何教育学生并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即要让专业人士具备相应能力。

 

 

 

 

 

3.1

大学教育的目的

让我们首先举例来阐明大学的教育目的。上大学的青年学生当然希望在学校培养起有 用的技能与知识,以便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工作,有满意的薪金。许多人也在说,获取学位是一种在社会中往上晋升的途径。学位就是希望,拥有学位就相当于与家人拥有更好、 更多样的生活。许多人还继续深造,并努力获取硕士或博士学位。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有更高层次的工作。社会也一样期望毕业生是聪明能干、知识渊博、正直可靠、可以信赖的人。

 

3.1.1 大学教育的目标:人力资本、可流动性、公民教育与为未来准备着

在传统意义上来看,教育有3种结果:①一个国家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本,竞争力强大;②人才流动大,社会不平等现象得到缓解;③受良好教育的公民不仅多产多能、知识储备丰富,道德情操也更为高尚。每个大学都需努力提供受过教育的人力资本,以不断满足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这样,一旦全球经济和环境发生什么变化,大学就增设新的科目或者更新原有科目,毕业生也就能为社会的新需求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在过去10〜15年以来,新科目已经增设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器学习、神经科学等等,仅列举少数几个。跟不上时代、不合时宜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要么进行修订,要么不再采用。人力资本、可流动性与公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三大目标。不过,这就足够了吗?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充分准备,还应该培养学生为未来而学的意识。因此,大学教育的另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思维和品质以面对时刻变化的世界,让他们在世界中绽放。

 

3.1.2 什么是“为未来准备着"?

最近,大家可能经常听到“为未来准备着”这个说法。那么,大学教育要让学生“为未来 准备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想用我在南洋理工国立教育研究院同事黄大卫(David Wong)在他的课程中给出的定义加以解释。“为未来准备好的个人是指那些毕业之后仍然继续学习,承担着未来毕生从事的工作,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环境中绽放自己的人。”这里的关键词是“绽放”,毕业生仅仅学会竞争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能够面对各种挑战的意识。

那么用什么来定义“为未来而准备着的教育或者教育体系呢”?根据David Wong和其 同事的论述,这种教育对社会中的各种变化能及时做出反应,“保证学习结果是动态的,与随时出现的各种新现实是同步的”。换言之,过去的大学毕业生学习对象和学习结果对于当今的学生而言或许已经毫无关联。新的现实不断涌现,为未来准备着的教育当然要随时变革、 不断适应。那么,这些新现实有哪些呢?其中一个现实就是,现在年轻人的学习方式与过去完全不同。这一点我在第二部分再来谈。现在,我们来谈谈周围世界和环境中的一些新现实。这些新现实带来的既是未知和挑战,也是机遇。

 

3.1.3 教育面临的全球和社会环境中的新现实:未知与机遇

迄今为止,我们都经受了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严重影响。世界很多地方的学校还在应对新冠病毒。不过,人们已经学会适应这种情况。面对面的教学已经被在线教学所替代,许多师生还在努力适应这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许多人也在谈论“新常态”教育。新冠大流行让我们猝不及防,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全球。当然,还有其他问题困扰着世界,这些我们都比较了解。比如,气候变化已经是许多人极为关注的问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野生动植物遭到破坏等。我们对人类的碳排放情况也更加清醒。众多年轻人心系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他们对地球的现状感到担忧。人类已经进入第四代工业革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的是科技的融合,物理、电子和生物等领域相互融合。第四代工业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还改变了人类交流的方式。其发展的速度之快,难以想象。当然,随着科技带来进 步的同时,第四代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困境。2015年,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望让地球成为人类更美好的家园。这些目标号召人类行动起来,一起摆脱贫困,提升健康和教育,实现公平,刺激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海洋和森林。作为教师,要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那么我们必须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了如指掌,我们需要向外看世界,把教学学术置身于更加广阔的全球环境中,促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自己。

 

3.1.4 学生当前和未来所需的技能

最近10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已经阐述了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迫在眉睫的变革。科学 技术将继续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有些学生会发现自己正在学的专业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些专业正在消失。

在世纪之交以前,就有不少人提出要培养学生适应21世纪的技能。各种“软”技能和 “硬”技能的结合正是21世纪生活、学习、交流、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世界上有些地方的一些学校对此应对更快,他们改善了课程计划,把这些技能融入进来,这包括学习和创新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信息资讯技能以及科技技能。

1)“巫卡世界”(VUCA)及其所需的品质

有些学者把我们当今的世界描述为“巫卡世界M (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 and Ambiguity,VUCA),也就是越来越反复无常、捉摸不定、错综复杂、模棱两可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才能让自己“绽放”,所具备的品质要有适应性、可塑性和包容性。这些品质能够让人在“巫卡世界”中生存,这对引领者尤其重要。我们的毕业生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成为某些领域的引领者。

2)未来工作场所急需的三项技能

我已经给大家展示了我们的学生在新现实中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和品质。在2016 年的一次会议中,针对“机器是否可以替代人”这个问题,几位学者归纳了未来工作场所急需 的三项技能。

其中两项技能分别是“高度依赖认知能力的技能”和“社会和情感相关的技能”,这些技能又被称为软技能。这些技能是用来管理复杂事务、进行规划、发明创造等。这些技能最不可能实现自动化,不容易被未来的人工智能所取代。

第三项技能是“技术性技能”。我想没人否认,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已经被科 技所取代。

美国东北大学校长奥恩(Aoun)教授著有《不惧机器人: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一书,他在书中考察了科技如何瓦解经济、文化和文明。他提出,在未来的电子化世界中,学生需要掌握三种“新知识技能”才能够让自己“绽放”。我想,学生要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就必须要具备这些能力。

 

3.1.5 小结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跟大家分享了有关让学生充分为未来做好准备方面的一些观点。他们应当为未来而准备着,虽难以预料但要与众不同。当然,这个世界机会众多,他们可以抓住机会。但他们需要培养起“高度依赖认知能力的技能”和“社会和情感相关的技能”,同时要具备个人特有属性,这样才能成功。在大学期间,他们就必须培养起这些技能,毕业时才能够说已经做好准备。

高等教育的第一大责任是要对目标了然于胸。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向外看,看毕业生将要进入的外面的世界,明白我们培养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3.2

高等教育的第二大责任:

转变教与学的过程

现在我们来看看高等教育的第二大责任,那就是大学还要向内看,转变我们教与学的过程。我们要问的问题是:学生怎么学,大学又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学习需求?

大学中的学生都是在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的。那么大学如何确保教育是为未来 而规划的呢?如何确保教育是为培养未来的学生而准备的呢?第一步,要回溯我们自己的课程计划所阐述的结果,看看是否仍然与当代相适应。不同时代的学生是由他们所处时代 的生活、文化经历所塑造的。一些基本的学习需要是相通的,但其他则取决于不同时代对学什么和怎么学的不同期望。这些需要教与学的过程来支撑,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能力、本领、认知敏感性以及个性等特点。这些都至关重要。我们要针对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认知技能。

 

3.2.1 学生想要什么,想学什么?

我们需要倾听我们学生的想法,给他们提供学习经验,帮助他们有目的地进行高效学习。那么,学生想要什么,想学什么呢?

让我们听一听新加坡国立教育研究院的学生的心声,听听教师们对学生的一些看法。

1)理想和经验

S1:探索新东西,寻找其中的乐趣!

S2:充满勇气,主动参与!

S3:老师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我可以从中学习。

S4:我觉得表达自己的想法很放松,与别人合作从而向他们学习。

2)当今的学习者

T1:如今学生们有很多东西需要集中学习,集中注意力更不容易,竞争因素很多。

T2: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建立各种联系,让他们明白我们的课程在哪些方面能够对 他们的未来有用。

T3: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非常不同,他们喜欢在需要的时候才去获取相关信息,而 不是为了积累知识而去学习。

T4:当今的学生对科技产品熟悉,所以使用科技平台最容易让他们适当地建立各种联系,应用于实际。

3)此部分小结

要转变教学过程,我们既要向外看,也要向内看。刚才我们听了一个学院的学生和教师 的一些想法。大家也都听到了,这些学生想有机会去探索,想享受学习,想主动参与。他们不仅仅是下载一些资料,还想从老师那里学习重要的经验。当今的学生想要自由地表达思 想,想要轻松自在地表达思想,他们想更加投入,更好合作,以便能与同伴一起学习。当今的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种东西,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大学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应当教授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都知道在哪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科技显然对现在的学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他们是第四代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代人。科技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学生很自然也期 望科技是他们学习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①S代表学生观点。

②T代表教师观点。

 

3.2.2全人教育:促进高效学习和关注学习需求

如果我们要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我们必须给他们提供全人教育。全人教育远离原 来聚焦于考试的教育,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高效学习,如何有目标地学习。

大学还需要整体地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我的意思是要了解学习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经验,了解其相互关联之处。从个人学习需求,到课程体系,再到社会现实和世界现实。

全人教育促使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不仅是知识,还有技能等等。大学全人教育使得学 生能够发展自己的认知敏感性,事实记忆力,还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软”技能。总之,全人教育聚焦于个体学习者,必须培养学习者的内在,使得他能对自身有更深刻的了解,有管理自己思想、学习和行动的策略。学习者必须要高效学习,在所学的东西中找到目标和意义。

 

3.2.3全人教育实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请允许我给大家展示一个例子,这是关于我所在的新加坡南洋理工规划的为未来做好准备的例子。

南洋理工大学作为新加坡国内的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代表着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贾米尔•萨尔米(Jamil Salmi)认为一流大学的出色表现源于高质量的师生、丰富的教 学资源、大学规范管理和充裕的科研经费[1]。Khoon将一流的师生素质、卓越的研究能力、优质的教学水平、优越的办学条件等看作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2]。两年前,南洋理工回溯了给学生提供的教育情况,我们的毕业生专业知识牢固,专业技能娴熟,也学会了一些交际和合作技能。南洋理工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全新的一代人,真正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针对不断扑面而来的新现实来校准学习结果,改变学生的学习体验。

今天,我们学校的校长开启了学校的五年计划,称之为《南洋理工2025》。这个计划有四大支撑点,教育是其中之一。南洋理工的教育目的就是用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 让他们在飞速变化的世界和生活环境中“绽放”。学生不但要抱有超越考试和成绩的目的来学习,而且在毕业之后仍然有能力、有欲望去学习。南洋理工的教育目标是培育“全人”,而不是普通的有手脚、有心脏、有大脑的人。换言之,我们帮助学生体验思维、机体和心灵之间的相互联系。

南洋理工的教育把教学质量和给予学生的相关研究支持放在学校建设的重要地位[3]。其主要由两个相互关联的支撑点所界定:跨学科学习;体验式+合作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白,世界上的许多问题不是仅仅由一个学科就可以解决的。这有助于他们看到,挑战都是存在相互关联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依赖跨学科的途径。这样,我们可以获取相关资源,找到可持续的解决办法。

南洋理工的一种跨学科学习的办法是创建跨学科、需合作的核心课程,所有本科生都必须要修习。全人教育的第二大支撑点是体验式+合作式学习。当今的学生想沉浸在具体的体验中来学习,这有助于他们探索、创造和冒险。体验式+合作式学习也能有助于反映学术的未来探索。大学教育无法让学生做好全面的准备,因为新的挑战随时会涌现。学生必须学会完成任务,并与他人合作来解决问题。大学生通过参与课程项目或社区工作,经历真实生活、社区生活等来学会解决问题。

 

3.2.4国立教育研究院的任务:激发学习,转变教学,促进研究

在我工作的国立教育研究院,我们的任务是激发学习,转变教学,促进研究。我们帮助学生有目的地高效率学习,这样他们在毕业成为教师之后,也能帮助他们的学生如此学习。

我们的教师花费大量的功夫来革新教学过程,这也受到了我们学校的创新学习中心等机构的支持。

对我们而言,教学是一个引导我们的学生超越自我以重新理解各种经验的教育过程,也是引出我们学生懂得什么、相信什么的过程。这个过程帮助学习者发展出“自知”和“自明”, 发展出思考和质疑的技能,还包括合作的技能。这样,学生就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学习。这些 都是为未来做好准备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与品质。我们也依赖高科技工具,让教学变得更好。

教学不是去互联网下载一些信息,然后提供给学生,因为搜索引擎就可以通过学生的手 机和电脑把信息送到他们手中。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引导学生发展出新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的行动方式。

1)三位同事的具体做法

现在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三位同事的具体做法。我们听听他们做了什么,为什么那样做?我们也会听听学生的想法,看看他们的学习是如何变得有效且目标明确的。

2)杨培东博士及其学生的分享

我叫杨培东(Yang Peidong),我是国立教育研究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小组的助理教授,我是做社会学研究的,我研究的是国际学生的社会流动,关注年轻学生为什么追求跨境学习,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关注他们怎么去跨境学习。我感兴趣的是这些学生对这类教育的体验,尤其是在社会和文化层面。

我在研究院的课程聚焦于中学教育的学术部分,我课程的核心价值和理念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学习者,而不是材料的被动接受者。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对已经知道的知识产生意义,指导他们探寻新知识。所以,我把学生当作学习旅途中的合作伙伴,这可以赋予他们一种做知识主人的荣誉感。(以下是杨培东博士所教学生的感受)

Yang博士的课程总是让人大开眼界,因为我们可以从讨论中学到很多东西。他提供的是“有提问、有共享”的模式,这个模式让我们投入阅读材料,提出问题,找到可以分享的有趣内容。Yang博士是优秀的课堂协调人,他能针对问题提供框架,让我们提升思考的层次。Yang博士能够创造出一种课堂文化,鼓励我们合作与协作。他曾经跟我说,每个人的视角都是有限的,有人一定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这的确让讨论模式闪光。我在Yang博士课堂的讨论中收获不少,从而成为一个自信而又有批判精神的思考者。所以我决心在以后的社会研究中也会采用这种讨论模式。

Yang博士在课堂之外还要求我们针对讨论的话题读一些补充材料,这样同学们一起阅 读,针对特定问题阅读相关文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做法要求我们合作创新,能够使得学 生发现自己的误解在哪里,差距还有多大。

我教学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思想者。教学实际上并不是教师要做什么,而是学生最终能够学会什么。

3)对杨培东博士分享的评价

大家看到了,杨培东博士不是给学生“投喂”信息,他努力从学生身上寻找他们能够做什么,由此进一步帮助他们发展这些能力。教师让学生对某些假设发表意见,争论观点,提出问题,相互学习。对于这样的学习环境,教师就是设计师。Yang博士的学生反过来深刻认识自己,对假设提出质疑,检视自己的理解,和他人合作协作,以此给所学对象创建新的理解和知识。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和课程中高效学习。让我们再看一些视频,这是国立教育研究院的Tan博士的课程。Tan博士教研究生科学和计算机应用,这些学生未来要成为各类学校的教师。

4)Tan博士及其学生的分享

我的名字叫蒂莫西(Timothy),我很早就对科学感兴趣,孩提时代就喜欢拆解东西,修 理这些东西,有时还想改进它们。多年来,我很喜欢做新的东西,解决一些问题。因此,科学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学科之间整合的必要性在我看来显而易见。科技技能对于教育21世纪 的学生,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是必由之路。(以下是Tan博士所教学生的感受)

我特别喜欢Tan博士的课是因为他永远不会把我们禁锢在某个地方,而是让我们做各 种事,比如画图,批判性思考,提出问题问“为什么”,把各种概念进行整合。他把自己的测量仪、激光笔等都利用起来,投影各种有机体,给我们带来各种新观点,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老师,走出封闭的学习环境。

他会带来各种有趣的验证和展示,用很多物理的东西讲授计算机应用,督促我们四处走动和观察,用有型的东西来联系,这样讲授计算机应用就不再是讲如何使用计算机,而是走出这个“封闭盒子”。

我们还得开发课程包,来教一些计算机基础。如何做呢?他会把计算机拆开,让我们认 识每个元件,这让我们看到专业的教育,学生的投入,我们看到他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看到 他如何在教学法中进行有机整合。

在他的科学课程中,他经常让我们挑战如何应用“物物互联”,做一些模型来学习新东 西,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我们就可以激发学生,让他们依葫芦画瓢。他在科学课上跟我们 进行各种很有意义的对话,用真实的例子来激发我们。

5)对丹(Tan)博士分享的评价

最近这些年教学中的变化之一就是科技的广泛使用。我们未来的毕业生应该乐于应用 科技,而大学需要培养学生为此做好准备。在刚才看的视频中,Tan博士用科技手段让学生体会各种设备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教学生如何使用数据来理解和提升学习。这也是数据知识技能。为未来做好准备,就要善于读取、分析、使用设备上的信息。下一个视频中大家会看到传统的有机化学课如何通过科技手段转变为基于体验的学习过程。视频中的蔡 (Chua)博士利用国立教育研究院的创新基地开发出新的虚拟和现实工具,用于自己的课堂。蔡(Chua)博士说,科技能够改进学习过程。

6)Chua博士及其学生的分享

我是蔡勇(Yong Chua),是国立教育研究院的高级讲师。本科的时候,我总在想,这么简单的碳元素为何会对生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想把这个问题抛给我教授的有机化学课上的学生。他们自己将来也是教师,所以他们也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他们以后带的学生。(以下是Chua博士所教学生的感受)

Chua博士非常活跃,他不仅教方法,而且一直非常开心快乐。我们很容易在课堂上跟随着他的教学,也就很容易理解新概念。

我很喜欢Chua博士的课,课堂体验非常愉快。这不仅让我们感觉愉快,还让我们很投 入。他是特别细心的教育者模范,他让我们明白如何成为更好的教育者。在我和自己的同学一起汇报期间,我感觉Chua博士对我的影响很大。

在学习有机化学期间,一大挑战是如何用可视化的办法表达各种有机组织,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又如何改变这些组织之间的配置。我尽可能广泛采用模型并进行模拟,把模型当作教学工具来表示各种结构。

Chua博士把很多反应用三维模型表示出来,我们可以用虚拟现实的形式来体会,明白 其中的动感,我发现这样可以更加形象。通过虚拟现实,交互性非常强。可以把虚拟的球形元素进行不同配置。

7)对三位分享者的总结

以上我已经跟大家分享了一点,就是为什么转变教学方式至关重要。这可以帮助学生 更加高效地学习。除了了解如何学和学什么,学生还应该知道为什么学,我们要求他们用什 么样的方式去学。这又让我想到“有目的地学”。换言之,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学的东西的意义所在,如何学的意义所在。

 

3.2.5四重学习框架

在国立教育研究院,我们采用了“四重学习框架”,明确了四大学习目标。这“四重学习”指的是毕生学习、深度体验学习、广泛交流学习、明智学习。这就是我们采用的全人教育方法,是带有目标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在这些形式中,核心是个体围绕着社会情感调节与幸福生活进行学习。强调的是发展个体的适应能力和弹性应变能力,也特别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关注,尤其是学会面对不可预知的世界。

国立教育研究院的“四重学习框架”的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有意义的教育,那是强调目标、激情、兴趣的教育,而不是考试与等级。为激情与兴趣而学,这至关重要,因为未来世界难以预知。

1)“四重学习框架”的应用

我想解释一下我们如何把“四重学习框架”应用于新加坡的一门叫“新加坡万花筒”的课程。

正如课程名字所示,这个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新加坡的自然景观、社会、文化、遗产,以及新加坡的政治地理和未来愿景。

“新加坡万花筒”课程的目的是让即将做教师的学生们更深入地感受新加坡所提供的一 切。这个课程围绕三个核心观点设计:欣赏式探究、自我主导学习、体验式学习。在欣赏式 探究中,我们希望学生真正体会新加坡所提供的一切,包括三个重要领域:新加坡的生物多 样性和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以及新加坡在世界的地位。

这个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和老师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观看三个方面的视频,对所提的问 题进行反思,然后采用其他方式针对其他问题进行学习。

“新加坡万花筒”的在线课程让我通过与同学分享,了解了不同学科的一些情况。我相信,通过这个课程的在线学习,可以让学生沉浸在不同的视角中,欣赏统一性和差异性。

在城市历史展览中,我看到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历史,让我反思现代社会发展的轨迹,了解现代的景观状况。

我在这个课程中体会到,要走出去,一步步地体验新加坡。以旅游体验新加坡,让我体会到新加坡的奇妙与神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让人们得以欣赏新加坡的景观。景观中小径小道好走,标志牌和解说很有意思,易读又富有洞察力。

当前,老师不应该受限于课堂,应该让学生去体验各个地方。迄今为止,“新加坡万花筒”课程在探索新加坡的各个方面都有显著帮助。

各种讲座在学生和老师的学习旅途中益处多多。如今人们对各种挑战和各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包括新加坡面临的问题和如何继续向前等等。

我们认为自己到底熟悉什么,这是需要去发现的。作为老师,应该有某种好奇感和敬畏感,学生也需要对了解新加坡有某种好奇感和敬畏感。这有助于他们明白我们有些什么,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国家的长处和面临的挑战。

作为老师,我们为学生的学习而感到欣喜,他们获得成就时我们表示庆祝,由此培养价值意识。“新加坡万花筒”课程内容丰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能做得很好,我们能用良好的策略创造自身,引领潮流。每个人都在创建、创造并 感受到价值所在。

2)对此课程的评价

“新加坡万花筒”课程充分展示了国立教育研究院的整体性的全人教育,推进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历史、地理和社会研究中的“深度体验学习”,校外不同环境下的“广泛交流学习”,了解新加坡多元文化、多民族、多语种社会的“明智学习”及“毕生学习”则建立起持续了解新加坡、持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教学能力的欲望。

我们从当前的新冠大流行中学到的经验说明,适应性、灵活性和富有弹性是多么的重要。

在大学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病毒是如何改变了我们过去的教学方式的。我们当中有些是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老师,有些则是为教学提供各种支撑的人员。我们相互支持搞好教学的同时,也要确保学生得到了最好的学习体验。

 

 

 

 

3.3

高等教育的第三大责任:

赋予专业人员能力

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三大责任:赋予专业人员能力。在这里指的就是赋予大学教师能力。大学教师如何教会学生为未来而做好准备呢?对此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教师自己先要为未来做好准备。就像教育学生那样,教师也要发展思维方式、价值观、各种能力等等,以便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未来教育环境中“绽放”。我们需要做好持续学习的准备,瞄准未来的各种新现实。

 

3.3.1国立教育研究院教师队伍的培养

在国立教育研究院,我们支持教师开发新的教学法,体现“四重学习框架”,以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创新学习中心给教师提供及时的工作坊,给院系提供个性化工作坊,创建了许多在线资源,介绍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各种创新教学法。

在创新学习中心,我的同事与教师一起开发了科技满满的课程包,确保教学和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刚才大家已经看了一些例子。

教师队伍是创建“促学环境”的有力支撑,学生由此体验学习的目标所在。这可不仅仅是物质的环境,更多的是课堂交互环境,有目的的学习投入度,以及完成学习任务的环境。这些任务由严密的教学和学习原则、可利用的新科技手段支撑。再回过头看看“新加坡万花筒”课程,该课程创建了课堂外的环境,这个环境是体验式的、多模态的、基于探究的和相互关联的。通过多种教学法,这个课程能够在学生中培养出各种形式的学习,相关的课程教师本身也得到了学习。

最后,我想给大家看看我们中心是如何支持教师开发课程内容的。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一起合作来转变教学过程是多么重要。

我与创新学习中心的小组一起合作,创建了交互式的在线课程,帮助社会学研究的学生提升学术知识。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型学习环境,大学创新型学习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技术和资源环境、教学和评价策略、教师特征、文化氛围等多重融合的转变[4]。相类似的,交互式在线课程通过创新虚拟学习环境,使得他们在虚拟空间进行研讨和辩论。与创新学习中心的小组成员合作十分愉快,他们能力突出、专业敬业、很有帮助。

一直以来我与国立教育研究院的创新学习中心的小组合作,利用每一种新的元控制件,类似BBC微位头等许多模型和传感器,创造出简单可及的相互连接的系统,以展现日常生活中的所熟悉的现象。

我与创新学习中心的聂(Nie)老师合作,她非常有创造力、非常热心。在这里,我们考虑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问题,用科技实现有意义的课程设计。

我们意在了解视听教室中教学的不可预测性,于是有了远景方案的想法。我们向创新学习中心的小组求教,谈论了我们的问题,他们帮助我们对此进行概念化,然后修订教学内容,设计课堂,即在线远景方案,帮助我们最终找到解决办法。

创新学习产生激情,学习结果以及学习冲动使得学生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而去创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科技社会中,要培养未来的创造者与思想者,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创新尤其重要。2016年以来,创新学习中心为教师员工创新教学、产生解决方案、转变教学过程等做了很多工作。如今,国立教育研究院带来了教学法方面的创新,我们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们相互协作,激发思想并在教学团体中分享最好的教学经验。

 

3.3.2大学教师要为未来做好准备

各个地方的教师和大学有机会得到职业支持,许多支持正是来自你们中的一些人,你们投入身心来提升高等教育教与学的质量。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开放大学发展迅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角色发生着转换[5]。同时,为了让大学教师持续提升教学能力,我们必须意识到需要完成三种角色。

首先,教师充当学习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应当自我指导,去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熏陶新气质。这要求探寻个人信念和观点,识别个人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我们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在我们的学习中引导他人。其次,教师充当学习者角色。教师必须有要学习和采用学习策略的思维,还要寻找深入学习和广泛学习的机会。最后,教师充当学习的协同设计者角色。教师要与专业的设计者协作,决定要学什么?如何学?无论还有其他什么功能角色,这三个角色是职业发展中的关键。

由于经济水平、社会文化、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等方面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教师的激励制度的适用条件也不同。除国际一流大学普遍采用的薪酬激励机制基础[6],在国立教育研究院,我们还提供了“四重学习框架”,目标是为了我们教师的职业发展。这个框架的核心是社会情感调节与幸福生活。过去一年由新冠病毒导致的中断给许多人带来了巨大压力。一夜之间,所有的课程都搬到线上,评价也得相应地进行修改。许多人不得不面对新技能、新教学方法。有些人觉得十分脆弱、前景暗淡。对我们的学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线上“声音的世界”。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在这种极富挑战的环境下,自我关心、相互关心有多么重要。自我管理、自我审视、更好地了解自己等等都十分重要。

概括起来,如果大学要培养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那么大学教师也要为未来做好准备。我们需要不同才能和技能的教师,他们帮助我们转变课堂教学。尤其重要的是,大学教师要对教育的目的保持初心,教师要赋予学生价值观和技能。

 

 

 

 

04

全篇总结

 

 

 

 

 

在这个报告中,我谈论了高等教育的三大责任:对目标了然于胸,转变教与学的过程, 赋予专业人士转变教学过程的能力。

让我重申一下,高等教育不仅仅是要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需要培养能让毕业生投入、 主动、自我指导、富有弹性的能力和品质。让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的个体。

大学教育必须是整体的、全人的。学生应当学习学术知识和技能,同时他们也应当培养起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其他非知识的能力,以便应对未来的挑战。大学教师也需要学习新技能,来发展整体的、全人的大学毕生教育。就如我们的学生一样,我们也要为未来而学。在结束之前,我想感谢两位同事,他们跟我分享了一些观点,在讲座中已经提及。非常感谢大家!

 

 

 

 

 

参考文献:

[1]JAMILS.世界一流大学:挑战与途径[M].孙薇,王琪,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KHOON K A, SHUKOR R, HASSAN O,et al. Hallmark of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2005,39(4) :765 - 769.

[3]乔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DOI:10. 27292/d. cnki. gsxfu. 2019. 001128.

[4]余继,闵维方.大学创新型学习环境:内涵、特征及优化策略[J].江苏高教,2019(5):54 - 59.D OI:10.13236/j. cnki. jshe. 2019. 05. 010.

[5]李勇民.基于终身教育的开放大学教师角色转换与定位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157-158.

[6]罗仲尤,刘樱.美国公立大学教师薪酬制度的特点与启示——以加州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5(4):28-31.

 

编辑:张兴旭

审校:王力娟

终审: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