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沛
凯原法学院

对教学的追问,本质上是追问“如何”让学习者学会追问。尤其是让学习者学会质疑看似“理所当然”的前提。如果前提发生错误,则逻辑再完美,皆是徒劳;法学作为规范科学,研究“应当”如何,研究应然。实然和应然的区分为法学的独立地位辩护。法学规范的“应然”研究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应当”如何,追问社会和规范的“意义”,追问公平、正义的观念和实践,发现良好社会的可能性条件;与传统理解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不再把商标现象看成现成之物,而是看成构成之物;通过追问商标的本质(即用来作为识别商品来源的符号之含义),来追问商标法的规范意义。推而广之,其他知识产权的客体也不是现在的,而是构成的。只有在构成的意义上,知识产权与其他财产权的区别才是可能的。

个人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主讲商标法、娱乐法、专利法、模拟法庭、法律谈判等课程。获评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2014、2017、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2010、2012、2014、2015、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烛光奖”(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教师”(2014、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奖(2018、2019年)。

教师访谈

 

 

教学方法

1.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苏格拉底与孔子两位伟大教育家的结合

苏格拉底以“我知道我自己不知道”开始追问,达到“学以致知”。孔子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通过启发,达到“学以致用”。这种既强调追问,又强调时机的境域式教学,有普遍意义。

2. 平等与自由的对话

课堂在对话中展开和结束。通过对话,问题得以敞开,问题链得以展开,语言的流动如同超链接一样,随着对问题的思考和意识流而涌现。对话本身的特质,在于它不是现成的,而是在时间中构成的。这是教学“发现之旅”中最应该停留驻足和沉思惊讶的所在。

3. 直接面向案件本身

从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中进行选择,用案例组织课程体系,每年更新。每周课程进度8-10个案例,每周150页左右阅读量。课堂提问和对话关注每个案例的裁判要旨、诉讼史、案件事实、法院说理、反思五个部分。对话会慢慢收敛到几个重要的关键点。对话的当场构成,可以松动同学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思维,开启新的可能性。随机提问,学生要面临确定的不确定性,避免学习中的“机会主义”。

学生反馈

1. 对课程所选的案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对“红鞋底”案的商标构成,通过现象学的反思,对各个有权机关的裁决进行解释和解构,对第一含义和第二含义有了彻底的理解,从而对商标法的核心概念“显著性”有了新的理解,从根本上知道了商标是“如何构成的”(吴桐,2023)。

2. 商标法课程体现了从“玄学”到“科学”的转变;在课程结束时,通过多次的“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不再畏惧研习案例,并且谙于如何应用于心。(皮嘉宸,2023)

3. 从被提问时“脸红心跳”的“不得已”,到“俯下身来,细细阅读”的主动;“不迷信判决,不迷信权威, 从法理本身出发,从案例本身出发,寻找真相与真理”。(汪子桐,2023)

4. “心在课堂,课堂在心”。(黄俏文,2023)

5. 课程以思维导图的方式(iThoughts)展现,能够呈现一门课程的体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虽然研一下的商标法课程采取了线上方式授课,但该课程却是我研究生期间收获最大的课程之一。”“《商标法》真的重塑了我的商标法理论体系。”(陈嘉华,2022)

6. 刘永沛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对本人而言自然是受益颇丰。在该课开设学期中,我还代表学校参加了第二届“万慧达杯”商标热点问题辩论赛,赛中论点、论据多次受刘老师上课所授内容之启发,立论稿、结辩稿也经常一气呵成,最终与队友一齐摘得桂冠。(林星成,2022)

7. 通过不断追问去引导同学们思考那些隐藏在判决书文字背后的前提假设,去质疑那些看似毫无破绽的逻辑推理。这个过程是辛苦的,甚至是折磨人的,但却是一种宝贵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徐涵,2022)

8. 上课中,很能直接体会到师生平等对话的追逐。在课堂上共建起一个自由讨论的场域,自由的谈论和思考才是通向真理的捷径。(吴天然,2021)

9. 提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回答,也不是随意作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以表现教师的“高明”。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被提问者自己“发现”(回忆)答案,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生动描述的苏格拉底那样。(梁杰,2021)

10. 今天课程结束的哪一刻,突然莫名觉得有些舍不得,就好像小学毕业时的那般不舍,当然,也不排斥会有部分同学,会因为压力问题,不喜欢这种上课模式。但是也希望老师相信,仍有很多同学被老师的热情所感染,我们从一个个详细的思维导图中看到了老师的用心,从每次课前的问题解答中得到了收获,我们虽不喜压力,但是也被老师课堂上所展示出的精神气所吸引。(林雨晓,2021)

11. 结合我在哥大法学院学习的体会,我深感刘老师的教学风格正是美国法学院所普遍采用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每节课上,刘老师会随机(美国法学生的“噩梦”之一“Cold Call”是也)让同学介绍要讨论的案例,包括基本事实、争议焦点,而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发问并引导其他同学发言讨论。而刘老师引导我们阅读案例进而思考的方式也是被广泛采用的案例阅读方法。在我此后的工作中,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作为律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即使是一个在法学院拿全A的优等生也无法在看到一个法律问题时立刻知道完美答案,而法学院想要教给我们的,不是对问题的答案,而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刘老师总是如沐春风、带着鼓励引导我一步步思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靠自己也可以想到这么多。(马晨韵,2018)

学生作品及成果

 

 

 

2018年,“首届国际商标协会亚太模拟法庭大赛”,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获得书状第二名和法庭辩论第四名。7名参赛队员中,有5名同学修读过商标法课程。

 

2022年,“万慧达杯”第二届中华商标协会全国高校商标热点问题辩论赛,上海交通大学最终获得总决赛冠军,队员陈嘉华获总决赛最佳辩手。六名赛队队员中有四名同学修读过商标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