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赵思渊老师受邀走进教学午餐会分享《如何训练学生的学术写作》。来自我校20个不同院系及部门的52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赵思渊老师以对历史学科学术写作的深刻领悟、严谨生动的案例完美示范了人文学科中学术写作的核心及要点。
赵思渊老师首先介绍了学生在开始学术写作之前应有的态度。他认为学术写作不是为了寻找正确的答案,教师应降低学生对解决宏大问题的期待但同时鼓励学生的写作的热情。
针对在学术写作中,教师应教什么内容方面,他以历史史料分析案例为例强调了教师应充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同时在写作中要有一定的规范及技艺。
随后,赵思渊教授就如何指导学生开题进行了介绍。他首先解释了好论文的三个标准:解释重大史实,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发现新史料。接着,他针对如何检验和修正选题、确定选题或写作开题报告做了相应的经验分享。他认为评估史料对选题的支撑度、管理好写作时间、明确选题要解决的问题及价值对于开题是相当重要的。
在午餐会的最后,赵思渊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关于指导学生修改论文提纲方面的经验和看法并与现场的教师就学术写作的相关疑问展开了深度互动。
本次活动共收回反馈问卷34份,反馈整体满意度100%,部分反馈如下:
- 赵老师逻辑思维很强,讲解学术写作很清晰,对如何指导学生有较大帮助。
- 学习写作思路,很有价值。
- 改变了对指导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期待。
-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处理数据分析。
- 指导学生写作更注重引导技巧,循循善诱为上。
【供稿】谢艳梅
【摄影】陈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