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优秀班主任带班经验分享会成功举办

2022-11-24 1251

11月23日中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第二期优秀班主任带班经验分享会以线上的形式成功举办。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2016级生物工程系学生班主任刘晨光老师分享了他的带班经验,来自全校多个院系的30多位班主任参加了此次活动。

刘晨光老师以“身怀爱生之心,善谋导航之策”为题,围绕“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及解决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了分享。

刘晨光老师以自己从本科到副教授期间进行了12年的学生工作经历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和钟爱,分享了工作期间的经验和感悟。刘老师认为,在做学生工作时,要建立好一个包括普通同学、热点同学、班干部、其他途径在内的工作网络,作为与所有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链接。对于热点同学,要通过包含班主任、家长、学长、同学、教务处、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构成的网络来帮助他们。

 

在班级建设方面,刘晨光老师认为,这没有什么秘诀,陪伴即是最长情的告白。要尽可能多与学生交流,有了这样的陪伴 学生才会将班主任当做知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在学生管理方面,刘晨光老师认为,交大的学生足够优秀,作为班主任,只需要适当给些助推,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学们就会做出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接着,刘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带领班级时的“四个育人”。一是思政育人,将班里的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调动起来,带动其他同学。二是科研育人,发挥自身学术优势,指导学生科技创新,例如,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带动班里所有学生都参加了全国科创比赛,并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项、指导本科生发表SCI论文等。三是实践育人,在寒暑假社会实践期间带领学生到浙江和福建港口实地调研,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农业大棚等地参观,这些实践对教学和班级建设都有益处;四是服务育人,作为班主任,刘老师身体力行参与志愿服务,带动学生投身社会公益。

 

刘晨光老师生动有趣地用金庸笔下的几位“大侠”为喻,以几个典型学生为例分享了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和解决策略。

一是来自北方高考大省的“郭靖”同学,入校时陷入自我怀疑,终日焦虑,担心自己比不过其他省份的同学,在刘老师和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下,他建立起对学习的信心,成绩稳步上升,并毕业时获得致远荣誉计划直博;

二是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的“杨过”同学,由于精力分散,连续经历了挂科、不能推免和考研失败。在低谷时期,刘晨光老师和“杨过”的未来导师向他伸出援手,他得以在未来导师的实验室一边工作一边二战,最后以很高的成绩升入交大生科院,走上科研道路;

三是性格内向、学习吃力的“张无忌”同学,有许多不及格的科目,需要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解决课业中的难题,但他在本科期间发挥自己的特长,建立了交大第一个搏击俱乐部,并毕业时选择了创业;

四是人际关系不畅、学业濒临退警的“周伯通”同学,刘老师通过周同学感兴趣的桌游与他拉近关系,鼓励他寻找学业和兴趣的结合点、参与科创比赛,周伯通在刘晨光老师的帮助下转变了自己的想法,顺利毕业。

刘晨光老师认为,班主任要将80%的精力投入到20%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身上,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最后,刘晨光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感悟。一是要身怀爱生之心,与学生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二是善谋导航之策,给学生成长助力,收获骄傲。

讲座结束之后,与会的其他老师就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刘晨光老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面对“如何更好地与学生交流”这个问题时,刘老师认为,要尽量采用学生感到自然舒服的方式进行面对面交流,例如以宿舍为单位与学生交谈。针对一位老师提出的“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这个问题,刘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担任班主任时,会关注每次活动的出席率,单独与缺席学生谈话等经验。讲座获得了听众的一致好评,听讲的班主任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供稿:王佳梦

审校:庞蕾 王力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