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和
农业与生物学院
教学和教育就像一段旅行,老师的核心工作在于引领和陪伴,而不是单纯的说教或负重前行。

个人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主讲《生命科学发展史》、《动物基因组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曾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贡献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凯原十佳教师”、上海交通大学“唐立新教学名师奖”、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二等奖等表彰奖励。主讲课程《生命科学发展史》曾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优质课程、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教师访谈

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现代社会各种信息非常多、非常杂,很多人不经过大脑思考,人云亦云,甚至以讹传讹。我认为有文化的人应当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生命科学发展史》这门课程中,我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 了解真相和历史
  • 多问为什么
  • 多质疑和批判

为了做到这几点,我会在每个单元出1-2个思考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此外,一个学期当中,学生需要从18本参考书中选择1本撰写书评或读后感。

学生评价

我很有幸能选上孟老师的生命科学发展史通识课,这门课很抢手呢。我认为孟老师这门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每节课的思考题,孟老师认真准备的思考题既是本节课内容的拓展,也是深度思考,比如说在讨论生命起源时,孟老师让我们思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天与地的辩论,使我在写思考题的时候能安静的追本溯源思考生命的起源;又如讨论基因编辑技术的利弊,让我对新时代新技术展开理性全面的分析和思考。孟老师每次上课前还会对比较好的作业进行点评,让教学有一个完整的节奏,每次课都收获很大。总之,这学期听了孟老师的课受益匪浅。

孟老师的《生命科学发展史》是我上过的思辨性最强的通识课之一,课程本身的内容在孟和老师精心的设计下,不仅做到了对于知识的精准传递,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老师自己讲课不拘泥于现有的世俗看法,从他身上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学术工作者的精神——严谨与开放。

孟老师是严谨的,他在表达自己观点前一定会给我们铺垫好相应的背景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紧跟着时代的发展,这构成了这门课的知识体系,于是我们知道了智人怎么走出非洲、进化论衍生了多少分支、基因组计划如何解开人类自己的遗传密码、基因编辑又将如何影响未来……

但是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显然不足以让这门课反响如此之好,开放的精神是孟老师吸引我的内核。开放的思想在中国的教育里其实是很欠缺的,大学前的教育,一切都有标准答案,大学之后作为技术性的工科专业,标准答案不过是变为多个罢了,而孟老师的课展现了真正的开放应该是什么样。老师可以细致耐心的讲述达尔文进化论的优越性,再告诉我们他对于拉马克进化论思想的支持,可以告诉我们智人走向世界的伟大也不忘诉讼征服之路的血腥暴力。在这个课堂上一切都不再有定论,重要的只有自己的思考。于是面对思考题我们司以畅所欲言,大家可以用技术无罪为基因编辑辩护,也可以诉讼滥用背后的危害对其嗤之以鼻,而畅所欲言的背后,是孟老师对于观点不同但同样认真的我们给予的无差别的肯定。

推荐人·推荐词

 

爱岗敬业;注重教、学、研的同期互动。

 

—— 陈火英  农业与生物学院